飛船,宇航員 專輯介紹
《飛船,宇航員》是2015下半年最受期待的獨立民謠唱片——這個說法并不準確,你不只可以將其當作民謠唱片來聽,也最好不要抱著對時下典型的民謠音樂的認知,去期待它。它挑戰你的聆聽經驗,也很可能超出了你的期待。從這張處子作開始,堯十三便成功拒絕了人們將其標簽化和標準化的企圖。 當然,作為一位民謠唱作人的作品,《飛船,宇航員》首先是民謠的,不少曲目都有著你熟悉的配器、曲式和抒情傾向。它們是如此入耳又入心,雛形初具時便已廣為流傳,仿佛堯十三僅從自己平日錄下的片段、動機和小樣中隨手擷取加以編配,便可令人神魂顛倒。而有幸入選專輯的,則是傾盡心力雕琢過后的璞玉,華光初綻,溫潤美好,一如《北方女王》的鋼琴點染和曼陀鈴碎撥,《舊情人,我是時間的新歡》中弦樂團的濃情鋪陳。 如果說這些曲目尚且符合當下大眾對民謠的既有認知,那么《有信心》、《雨霖鈴》、《二孃》或可稱為“非典型性”民謠——或以電吉他帶出調皮不羈的藍調情致,或以誦經乃至不和諧音揪緊人心,更甚者如《二孃》,從跳蕩的打擊樂節奏切換至慢板吉他敘事,以近似瘋癲的戲劇化唱腔傾吐悲情。旋律動人依舊,卻籍此繞開了油滑諂媚的編曲陷阱,也并未生澀難嚼,拒人千里。堯十三以恰到火候的實驗性手法,悄悄削弱著固化在人們腦中的主流審美趣味,就像《北方女王》和它的“夜郎腦洞版”在專輯中并行不悖,聽來有趣,引人暇思。 三首純音樂曲目間或穿插,《intro》和《靜夜》是優美別致、結構圓滿的小品,《失之城》克制的后搖滾傾向在偏離民謠主軸的同時,進一步為專輯增色。而所有的鋪墊,都爆發在長達15分鐘41秒的《龍港秘密》之中。綿延的吉他線索貫穿男聲、女聲、童聲、合聲(十三的好友宋冬野和馬頔都有參與)以及大段聲音采樣的蒙太奇,詩意,浪漫,雄渾,卻又噴薄著抑制不住的蒼涼和悲愴,直至最終回歸聲音本身,讓狂風暴雨吞噬一切。這是一首超越任何定義和風格的,真正的野心之作,一部聲音電影,一卷詩體小說。而回過頭重聽前面的曲目,便會覺察其本身所隱含的文學性脈絡。或戲謔荒誕或詩情感傷的詞作,結合班卓琴、鋸琴、蕭乃至木魚等民謠音樂中不常見的樂器,似乎在努力收拾起一個業已破碎的童話——有天宇航員終于登上飛船,獨自一人向深空巡航,卻發現宇宙和想象中完全兩樣。